攀枝花市国资委“七五”普法自查报告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0-09-2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市国资委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坚持依法监管,坚持依法治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依法治理,创新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全力推进委系统“七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四个到位”,切实保障“七五”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1.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由市国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产权与法规科负责日常工作,2019去年5月,因机构改革后针对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调整,及时调整了市国资委系统全面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成员,明确了市国资委主任耿立文任组长,副书记王世全、副主任陈德香任副组长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各监管单位也将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分别成立了普法领导机构,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了专门人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科室各司其职的普法工作格局。同时市国资委进一步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治市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把手与企业负责人签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书市国资委主要领导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书,将述法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年终述职内容,强化企业一把手抓依法治企的主体责任,确保法治工作有序推进。
2.工作部署到位。委机关和各监管单位及时研究制定了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实际,提出了“七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培训对象、学习内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等。各级普法领导小组每年初结合当年全市的普法重点和国资监管年度中心工作,明确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计划和目标任务,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同时,各级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的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推进情况,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3.制度建设到位。一是“七五”普法期间,正值新一轮全国性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市国资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作为进一步推进对监管企业依法治理的工作抓手,配套制定了1+35项国资监管制度,并全部编印成册。二是坚持和完善干部学法制度,制定了干部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把法律知识纳入了委党委和各监管企业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学法不少于4四次。三二是建立了普法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依法治企保障性目标考核细则》,细化指标、考核要件,并根据每年的工作任务目标适时调整,实现了依法治企普法工作推进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及薪酬相挂钩。四三是定期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结合国资监管工作实际和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邀请市普法讲师团法官、律师对国资委系统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进行专题法治讲座和集中培训。五四是坚持“以案说法”制度,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多方位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监管企业产权交易、公司治理等重难点问题编印了《攀枝花市国资委企业法律案例选编》,收录了国有企业资产交易、公司治理等方面多个经典案例。同时,结合监管企业行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编印了《攀枝花市国资委依法治市读本》,从劳动用工、合同法律风险、诉讼实务、应诉技巧、风险控制方面予以全面的总结,供各监管企业学习掌握,进一步强化“以案说法”效果,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决策,切实保障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企业公司治理和依法治企水平。
4.经费保障到位。市国资委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委机关专项财务预算,年初根据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预算,并足额及时拨付到位,确保了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宣传经费以及各类活动开展的有效落实。各种普法书籍、资料购买经费专款专用,落到实处。为强化学法效果,市国资委先后征订了法治宣传挂图240张、编印学习读本9册、组织委机关及相关人员参加各级法治专题培训60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委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2017年“七五”期间,仅委机关普法工作专项费用达近3208万余万元。
(二)注重“三个结合”,全面提升“七五”普法实效。
1.注重法治宣传教育与国资监管工作紧密结合。一是结合国资监管工作实际,通过会前学法、领导干部上党课讲法、集中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提高委系统法律素养和守法意识。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国有企业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宣传教育,突出抓好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把法律知识纳入企业党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集体学法4次以上,参训率达80%以上。市国资委先后邀请执业律师、北大纵横教授对委机关全体干部、各监管企业分管领导以及具体从事法律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题法治培训。为了引导国有企业正确规避和化解监管企业在资本重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更加有效地预防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召开系列宪法学习宣传实施专项推进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委宪法学习宣传实施督查会议精神,专题学习宪法修正案与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三是广泛开展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和法治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积极精选优秀作品向市依法治市办推荐,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市国资委完成法治微电影、微视频4期。
2.注重法治宣传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一是制定了《攀枝花市国资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党风廉政教育各类活动为抓手,组织机关干部和全市地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了反腐倡廉、预防职务防罪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发放宣传手册、实地走访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二是开展委系统法治专题讲座,邀请市普法讲师团、市中院刑二庭庭长文仁寿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讲解,进一步强化了委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三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市国资委多次组织委机关、监管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赴攀西监狱等地现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零距离地接触,让每一位领导干部深刻体会到违法的危害、法纪的威严和自由的可贵。
3.注重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七进活动有机结合。为有效推进各监管企业“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的要求,市国资委要求各监管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我委结合开展“走基层,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精准扶贫,先后邀请律师赴米易县黑谷田村送法下乡,从《婚姻法》《治安管理法》《刑法》《宪法》等方面对扶贫村村民进行了专题普法。同时结合帮扶村米易县得石镇黑谷田村的实际,立足助推村民芒果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层面,从《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层面,紧扣农户生活实践,从农产品种植环境污染、不按规定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面临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法律分析,并针对合同履行,详细阐述了契约意识、主体适格、付款方式、运输方式等核心内容,扎实做好法律进乡村工作。二是开展以“把准脉、开良方、解疑难、助发展”为主题的法律服务进企业集中会诊活动,帮助监管企业防范化解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法律风险,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和保障公司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稳定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三是把普法工作贯彻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去。市水务集团公司把《水法》、《环境保护法》、《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攀枝花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内培、外培等多种方式,组织、参与法律知识培训,涉及人员600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其下属7支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作用,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搭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桥梁,其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1000余次,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通过利用展板、张贴画报、宣传手册等形式深入厂区、社区,对广大用水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增强用户依法用水的意识。市城投建设集团将《安全生产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环保法》等与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印制成宣传手册,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法律进施工现场”活动,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送到农民工手中,不断增强农民工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四三是利用专题普法宣传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利用“4.15”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日节点,组织监管企业开展好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攀枝花宾馆在全国法治宣传日期间,通过悬挂宣传横幅以及宣传栏、馆报、网站、晨会、班前会等营造氛围,向广大员工大力宣传学习、解释法律法规;市国正公司通过LED显示屏播放《攀枝花市国正有限公司“七五”普法规划》,扩大普法宣传面;阳光影业公司通过电影屏幕宣传法律法规,有效地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五四是利用网络和OA系统平台载体,及时发布宣传国资监管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在国资委系统OA上,开辟了专门的法治专栏,及时向系统内企业及职工报道相关的法治新闻,介绍相关法律知识;充分运用企业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三)积极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工作,强化法治宣传效果。
以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强化企业法治宣传效果。通过近几年的“诚信守法示范企业”“ 法律七进” 示范点创建,我委监管企业法治宣传得到较大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更加扎实、法律风险进一步降低。市水务集团成功创建四川省“法律七进”示范点,市国投集团、市产投公司、市水务集团成功创建第二批四川省“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市清源水业公司、攀西水工程公司、花城投资公司成功创建第三批四川省“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为委系统持续推进依法治企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市国资委已有6家监管企业创建示范成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国资委系统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普法先进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不够,普法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广泛和深入,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还需进一步创新,法治教育的培训和考核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构建更具保障力的国资法治建设组织体系,加强国资法治机构建设,确保法治工作层层有人负责、处处有人衔接、事事有人管理、时时有人落实;二是进一步构建更具规范力的国资法治建设监管体制,加强出资人监管制度建设;三是进一步构建更具控制力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法律纠纷案件处置,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控机制,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四是进一步构建凝聚力更强的国资法治建设文化体系,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丰富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增强企业职工守法意识,提高国资系统依法监管、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做好“八五”普法谋划工作,制定更加符合新时代国资监管的普法规划,引领我市国资普法工作高质量开展。全面贯彻落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重点加强对《宪法》《民法典》的专题学习,进一步提高委系统干部职工尊宪、守宪、拥宪意识,同时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全面推进国资监管法治机构队伍和法治国企建设,为国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