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攀枝花市国资委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8-02-2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布工作的通知》(川府公开办函〔2018〕1号)文件要求,攀枝花市国资委特向社会公布2017年度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共八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攀枝花市国资委(http://gzw.panzhihua.gov.cn/)下载。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一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努力做好《条例》的培训学习和检查督促工作,确保《条例》全面、正确、有效施行。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组织体系。为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我委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抓,其他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为主管科室,承担日常工作,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为贯彻实施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领导重视,推动政务公开工作落地见效。为有效推进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今年我委召开专题进行了研究,审议并印发了《攀枝花市国资委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将该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和具体的工作岗位,实行谁分管、谁负责,职责清晰,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我委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攀枝花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攀办函〔2017〕71号)要求,投入资金1万元将我委门户网站按照考核要求进行重新改版,改版后的网站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便民化,公开内容更加具体、细化、清晰、明确,便于社会公众及时全面了解国资国企信息。目前改版后的网内容正在陆续更新中,将于2018年2月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公开。

(三)规范管理,保障政务公开网站安全运行。一是落实并完善政务公开机关网上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信息责任事件报告制度和举报制度,重点对上网信息来源、发布审查等环节严格把关,根据“谁上网、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和属地化管理原则,对需要上网的信息,经过严格的三次审核,即信息来源科室负责人审核,办公室负责人网络审核,最后由分管办公室的委领导把关,三次审核通过后,明确专人负责网络信息的上传、维护和监管工作,确保上网信息始终处于可查、可管、可控状态。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避免保密信息失密事件的发生。

二是定期不定期对我委网站信息进行自查、清理。依照法律和电子政务内网的有关规定,重点排查政治类信息、重大信息、社会热点和敏感信息。尤其是在互联网上选编信息时,以我国权威媒体和我国政府门户网站为主,严禁上载非法网站信息,力争做到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上网信息不留隐患。经我委认真开展上网信息排查、清理行动,经过拉网式排查,在委系统网站上没有发现任何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

(四)加强学习宣传培训。一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和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将学习《条例》作为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组织人员4人次参加了省国资委、市政府举办各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班,同时自觉加强有关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制度的学习。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我委主动公开信息270条,其中概况信息类20条、工作动态178条、计划总结类2条,政策法规类14条,人事信息类15条,财政信息、重点领域信息类13条,其它信息:28条。

(一)公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况信息。国资委班子成员及分工简介、机构简介、内设科室及职责。

2.工作动态、计划总结。国资委日常工作、所做的重要事项完成情况以及监管企业所做的工作。

3.政策法规类。研究拟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草案,负责有关法规和重大政策制订的协调工作;指导和协调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工作;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研究所出资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有关法律问题,负责指导所监管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建立了依法治市普法专栏。

4.人事信息。重点公开了机关和监管企业的干部、人事任免等信息(包括下属企业的主要领导任免)。

5.财政信息、重点领域信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业绩考核、企业领导人员薪酬、财政预算、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革重组。

6.其它:意见征集、公告、领导信箱、咨询投诉信件答复等。

(二)信息公开形式。

主要是通过国资委门户网站,通过国资委门户网站可以查阅国资委概况、监管企业公司名称、联系方式、经营资质、经营业绩,财政信息、重点工作信息,在线咨询、投诉、各类政策、学习文件等。2017年,共计公开政府信息270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7年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无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度接受市民咨询2次。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主要原因为市国资委为政府特设机构,不具备行政执法职能,没有相关的行政诉讼、行政事项,同时也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收支情况。市财政对市国资委信息公开无单独拨款事项,也无财政拨款支出。行政实际收支0元。

(二)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收支。市国资委主要涉及服务监管企业诉讼协调,没有诉讼收费行为。

(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国资委不具有行政执法职能,没有行政事业单位收费事项,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费用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时间节点把握不准。部分信息公开不及时,未能全部按照时间节点公开。

二是公开力度不够。有些信息公开的不完整、不细致,存在以点带面,一条管一年的现象。如财政方面信息,财政专项资金及使用情况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信息,各专项资金的收集和整理有部分不及时。

三是监督方面力度不足。我委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四是各类信息分类及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能力比较薄弱。

(二)产生的原因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客观在于市国资委为政府直属特设机构,不具备行政执法职能,服务对象特殊,在信息互动交流方面不可能像其他部门那么大的数量;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范围极为狭窄,仅为应履行出资人职责范围的五分之一,服务对象也相应狭窄。主观方面,对信息公开工作仅按照相关要求,按部就班,没有结合国资委特色深入系统研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工整改措施

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政务公开的思想认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全委各科室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时效性,明确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做到尽快、及时,常年公开、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对已公开的内容还要注意随时更新。

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力度落实信息化建设经费和人员,改版更新建设委网站,完善网站内容,提升网站功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3.强化监督,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工作内容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为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我委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考核评估、培训宣传和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把政务公开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4.注重实效,规范公开形式。认真解决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依照国家法规和政策,制定、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具体明确、易于运行操作的措施体系,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实际,真正立足于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立足于办实事、重实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疑点、难点问题,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程,做到市委和市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

六、建议意见

市国资委相较于市政府其他组成部门有很大的不同,其他部门为行政执法部门,服务对象为全体市民群众,市国资委为履行政府出资人部门,按照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服务对象主要为市属企业,相关的栏目与考核应结合实际,体现出资人特色,而不是统一标准。建议市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公开管理职能处室加强对市国资委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积极探索出资人特色的信息公开体系,更好地服务企业及职工群众。